党史学习

当前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- 党建工作 - 党史学习 - 正文

【人民日报海外版】新词与新时代(侠客岛·十九大观察)

作者: 编辑:lbq 发布时间:2017-10-19

在人民大会堂二楼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作十九大报告时,媒体席不时传出一阵惊呼——报告中的新词、新提法之多,超出了之前的预期。


比如,提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时,身边一位央视记者一下子坐直,认真对我说:“对于今年考研的政治科目、明年的高考,这都是重点题目吧?”对于“80后”“90后”这代人来说,政治话题的重要性与“会不会考”间,的确有着直接而生动的关系。


感触更深的恐怕是外媒记者。虽说身边这几位都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,但坐在我左边的法国记者和坐在我右边的西班牙记者,却在边听边记时,不断停下来,眉头紧锁。显然,即便是中国通,在面对这些新提法时,也要经过一番思索。


一个“新”字,就带出来诸多话题。“新时代”一词,在报告中有着相当重的分量。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”这个新提法,更是在记者们的朋友圈刷了屏。“新征程”,直接带出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两个发展阶段。至于“新发展理念”,则在报告中占了一个单独的章节。


梁启超曾这样形容自己:“笔锋常带情感。”一份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报告,一定是在准确的表达之外,增添一些感情,与最广大人民形成精神共鸣。作为青年,让我产生共鸣的一段话是:“中国梦是历史的、现实的,也是未来的;是我们这一代的,更是青年一代的。”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说出的话,直接向青年表达着关爱与希冀。这是语言的力量,非一般文件所能为。


学者们早有共识,在某种程度上,语言即政治,意思是一种话语风格,背后代表的是其身处的政治环境。在用清新文风与人民沟通和用陈词滥调拒人于千里之外间,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执政观。过去5年间,时政记者们经常感慨于中央用词不断推陈出新。今年初,习近平总书记一句“撸起袖子加油干”,流行到了现在。如今,十九大报告再次用贴切而充满感情、力量与思想的词语,告诉全党、全国人民,即将到来的是一个什么时代。无需卖关子,报告里明确说了、解释了:“新时代”。


本文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海外版